信托服务
BG大游官网入口|女神教典|《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解析(上):蓬勃


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 日前,中國信託業協會慈善信託專業委員會與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託委員會聯合發布《2024年度中國慈善信託發展報告》(簡稱《報告》)。這一連續八年發布的年度報告,不僅是對慈善信託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總結,更是洞察其未來走向的重要窗口。在過去的2024年,慈善信託領域呈現出諸多新變化,既有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也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2024年9月新修訂的《慈善法》正式實施後女神教典,為慈善信託的穩健發展築牢了法律根基。明確了各方權利義務,規範了運作流程BG大遊官網入口,從頂層設計層面保障了慈善信託行業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關于做好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的出台,為不動產慈善信託的設立開闢了新路徑金融行為,。盡管目前僅在北京地區試點,但已為全國範圍內完善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此外,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關于慈善信託年度支出和管理費用的規定》女神教典,填補了慈善信託在資金管理方面的制度空白,促使慈善信託從粗放式管理邁向精細化運作BG大遊官網入口,資金使用更加規範、透明。
《報告》顯示,2024年,慈善信託在備案數量和規模上均實現了重大突破。全國共有539單慈善信託新設立備案,新增備案規模高達16.61億元。截至2024年末,我國慈善信託累計備案數量達到2244單,累計備案規模達85.07億元。從2016-2024年備案的慈善信託數據來看,十萬元級別和百萬元級別的慈善信託佔比最高,總規模超過77%,呈現出“兩頭小BG大遊官網入口、中間大”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新設慈善信託中有4單新增或變更規模破億元,這充分彰顯了慈善信託在匯聚社會資源方面的強大能力。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以及社會各界對慈善信託認可度的不斷提高,共同推動了這一良好發展態勢的形成。
在2024年的慈善信託受託人結構中,信託公司佔據主導地位。單一受託模式佔當年新增單數的70%女神教典,其中信託公司作為單一受託人的單數為374單,而慈善組織作為單一受託人的單數僅為3單。“雙受託人”模式佔市場的30%,成為僅次于信託公司作為單一受託人的模式選擇。新增慈善信託數量排在前三位的受託機構分別是浙商金匯信託(68單)、昆侖信託(45單)、交銀國際信託(28單);新增慈善信託規模排在前三位的受託機構是中信信託(2.20億)、中誠信託(1.40億)、國投泰康信託(1.08億)。從2016-2024年累計管理慈善信託數量來看,前三位受託機構分別是萬向信託(298單)、光大信託(203單)、昆侖信託(121單),累計受託管理規模最大的三家受託機構是萬向信託(15.53億)中小企業保險!、中信信託(12.79億)和光大信託(9.17億)BG大遊。。信託公司憑借其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和豐富的金融運作經驗,在慈善信託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
2024年新設慈善信託中,慈善組織成為委託人中數量最多的主體,委託人中有慈善組織參與的佔比高達58%。國央企背景的委託人參與度逐漸提升,其設立的慈善信託規模佔比達30%以上。家族信託也在這一年成為慈善信託的委託人。慈善信託財產來源日益豐富,除現金外BG大遊官網入口,股權、不動產、實物、知識產權、信託受益權、保險受益權等不同類型財產均可納入,大大增強了慈善信託的可持續性。這一多元化趨勢,反映出慈善信託對不同主體的吸引力不斷擴大,各方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共同推動慈善信託事業的發展。
2024年新增慈善信託保管數量最多的是浙商銀行(104單),新增規模最大的是中信銀行(3.29億)。全國股份制銀行如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在慈善信託保管業務中佔據領先地位,凸顯了其對該業務的重視及投入,與受託人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女神教典。在監察人方面,律師事務所擔任監察人的慈善信託數量最高,為102單。其次是部分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自然人作為監察人個人理財,他們從法律專業角度和行業經驗出發,對慈善信託的運作進行嚴格監督,確保其合法合規。
2024年,慈善信託的關注領域呈現出多元化態勢。關注教育的慈善信託達到202單,超過新增單數的三分之一。扶老、扶貧濟困以及鄉村振興領域也備受關注,數量分別為155單、134單和91單。此外,社區建設、科學發展、罕見病、老年認知障礙、女性等領域的慈善信託不斷湧現。從地區分布來看,新增備案規模前三名省市為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新增備案單數前三名省市為浙江省、江蘇省、北京市。同時,備案在市轄區、縣級單位的慈善信託增多,2024年突破100單,佔全年備案單數的近五分之一,表明基層民政部門對慈善信託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BG大遊官網入口。但地區間的發展差異仍然明顯,經濟發達、慈善氛圍濃厚且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地區,慈善信託發展更為領先。
稅收優惠政策亟需落實。當前,慈善信託的稅收優惠政策尚不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捐贈人的積極性。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指出,需盡快落實慈善信託稅收配套實施細則,明確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可為委託人開具抵稅憑證。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建議進一步明確慈善信託的稅收優惠政策,如對捐贈人給予所得稅抵扣、對信託財產的增值部分減免相關稅費等。雲南信託業務總監兼公益慈善中心主任潘星安也提到,要明確慈善信託稅收優惠的具體條件、操作規程和治理結構要求等統一標準,針對以非現金資產設立的慈善信託,制定專項稅收優惠政策。以股權設立慈善信託為例,由于缺乏明確的稅收優惠政策,委託人可能面臨較高的稅負,從而降低了其參與慈善信託的積極性。
信託財產登記制度亟待完善,信託財產登記制度的缺失,嚴重阻礙了慈善信託的發展。目前,以不動產設立慈善信託仍存在諸多障礙。帥國讓表示,信託財產登記制度缺失阻礙慈善信託發展。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週萍建議完善信託財產登記制度,明確不同類型財產對應的登記機關及細則,探索建立各有權機關分別登記、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統一提供信息查詢與披露服務BG大遊平台首頁,,並由信託監管機構統一協調的模式。盡管北京已出台關于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的通知,但在全國範圍內BG大遊官網入口,信託財產登記制度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以促進非現金資產順利設立慈善信託,實現慈善信託財產來源的多元化。
公募限制與運營能力問題,慈善信託無法進行公募,限制了其資金募集的範圍和規模。帥國讓認為,明確慈善信託可以向社會公募及信託公司作為慈善信託受託人具備開展公募業務資格,有助于慈善信託發展。目前,慈善信託的資金募集主要依賴特定委託人財經動態,,若能放開公募限制,將匯聚更多社會力量,提升慈善信託的影響力。此外,信託公司在慈善信託運營能力方面也有待提升。帥國讓提出,一方面需建立慈善信託項目中後期評價機制,提升項目篩選、實施及聯合管理經驗;另一方面要與政府部門、社區街道、慈善組織等機構建立密切合作,形成慈善信託生態圈,滿足委託人定制化管理需求。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信託公司在慈善信託項目執行中缺乏有效監督和評估機制,與其他機構合作不夠緊密,影響了項目的拓展和創新。
中國政法大學商法學研究所趙廉慧教授指出bg大遊集團。,阻礙慈善信託發展的主要是信託登記和信託稅制這兩個老問題女神教典。雖然地方在不斷嘗試解決,但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規則,慈善信託事業的發展仍面臨較大困難。同時,要加強對慈善信託的宣傳,讓民眾認識到它是與慈善捐贈、設立慈善組織並列的重要而靈活的機制。此外,如何釐清慈善行為和商業行為的邊界,避免商業侵蝕慈善,形成商業促進慈善的良性循環,以及如何評估慈善信託的社會效益,都是擺在慈善界的重要研究課題。
2024年慈善信託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推動慈善信託在助力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至關重要。後續,我們將結合報告展望,深入探討慈善信託未來發展態勢。